再生能源使用
因應 SDG 13 氣候行動,美律於 2021 年正式加入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 碳 揭 露 計 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所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提出 2050 年達成100% 使用再生能源的承諾,將使用再生能源的推進時程列入中長期目標。RE100 承諾範疇包含美律台灣、美律深圳、美律惠州、美律泰國、美律越南、美律香港、美律新加坡、蘇州美聲、富立康泰(青島)、富立康泰(廈門)、AST、SCI、SEAS。為達成再生能源使用目標,美律將持續透過能源效率管理與提升,評估各營運據點建置屋頂型太陽能設備之可行性,且積極尋找當地再生能源業者簽訂購電協議,同時配合採購國際再生能源憑證,以逐年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朝向生產低碳化的方向持續邁進。2022 年美律 RE100 承諾範圍共使用 5,506 MWh 再生能源,占總電力比例達 16.31%;其中907MWh 為直接使用再生能源,4,599 MWh 則透過購買再生能源憑證。
在 2021 年承諾 RE100 之目標下,美律正積極評估各種再生能源使用方案,包含太陽能自發自用、購買再生能源、購買再生能源憑證等; 2021年已完成採購 2,163MWh再生能源憑證(占總集團電力總使用量6.98%),2022 年美律 RE100 承諾範圍共使用 5,506 MWh 再生能源,占總電力比例達 16.31%,其中 907MWh 為直接使用再生能源,4,599 MWh 則透過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未來美律將持續推廣各營運據點再生能源之使用,累積各據點之成功經驗複製至其他據點,以達成RE100 之承諾與 2050 年淨零碳排之環境永續目標。
能源管理
能源耗用與碳排放、氣候變遷息息相關,歷年來美律所產生之溫室氣體以電力使用之排放為最大宗,美律致力於透過節能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推動組織內節能減碳行動。台灣總部自 2016 年起導入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後續更拓展至美律深圳據點,台灣總部與美律深圳皆於 2020 年分別通過 ISO 50001 : 2018 第三方驗證(認證機構:AFNOR、深圳華測國際),以系統化方式進行各項節能減碳措施,持續更新節能設備。歷年已汰換老舊冰水主機與冷氣,購置符合性能係數(COP)值規範之節能冰水主機,近年則漸進式建立能源管理系統,透過數位化系統自動收集、管理數據並主動追蹤能源耗用狀況,使節能效益逐年提升。
節能改善措施
除積極推行各項能源改善措施,美律除了透過定期會議,追蹤各廠處每月能源密集度狀況外,亦同時加強各組織對於能源使用狀況之監測與分析,欲透過能源監控系統與定期盤查分析,透徹掌握組織能源使用情形並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台灣總部
|
-
將冰水主機更換為螺旋式變頻冰水主機,增加能源使用效率
- 新大樓裝設各樓層電表,以利追蹤辦公區域用電狀況,並針對異常用電進行改善
|
美律深圳
|
- 二廠導入電表監控並建立能源管理系統,由系統自動採集數據,得以即時針對異常用電進行改善
- 架設空壓機流量計,避免漏氣造成非必要浪費
|
美律越南
|
- 於空壓系統加裝廢熱回收系統,以提供熱水至宿舍區域,每年約可節省 16,000 kWh
- 改善 BI 室空調,安裝風冷模組供給 BI 室增設開關機,以獨立測試工站與外觀工站的能源供應,避免非必要之能源消耗,每年約可節省 9,000 kWh
- 增設照明開關於車間、IQC 房、部分倉庫等處,改為奇偶照明方式,視光照強度狀況調整照明,避免非必要之能源消耗,每年約可節省 14,040 kWh
|
美律泰國
|
- 將 14 台定頻冷氣更換為變頻冷氣,每年約可節省 66,600 kWh
- 將戶外照明全面改為太陽能燈,每年約可節省 9,056 kWh 用電
|
能源用量統計
2022 年美律共實施 9 項能源改善措施,年節能量預計可達 114,696 kWh 以上,使得能源使用密集度有明顯改善,2022 年能源消耗密集度為 3.26(GJ /百萬元),較 2021 年減少 8.23%,達到美律 2022 年設定之能源減量目標。
外購非再生電力(單位 十億焦耳GJ) |
年度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非再生電力 |
103,567.43 |
118,319.10 |
97,804.84 |
73,920.25 |
74,169.44 |
歷年能源總耗用量與密集度 |
年度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能源耗用量(GJ) |
115,249.86 |
128,371.12 |
99,975.52 |
75,855.11 |
78,673.36 |
單位能源耗用量(GJ/百萬元) |
3.26 |
3.55 |
2.90 |
2.08 |
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