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感謝PTT 鄉民 hotsauce1111 無私分享

朝代 書與人 備註
春秋 尚書我國最早之史料、散文之祖詩經國風,韻文之祖、純文學之祖,最早的詩歌總集,北方文學的代表。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六書中國文字的創造方法春秋編年史之祖爾雅最早的訓詁之書(字義分類的字書)論語語錄體之祖 、列子 、曾子宗聖,孝順之人孔子至聖老子上善若水、柔能克剛、無為而治 、孫子 、國語國別史之祖,春秋外傳,相傳左丘明撰,記言為主,勸善而風趣。吳、韋昭注。

春秋三傳(左氏傳作者左丘明,古文經,春秋內傳。記事為主,豐富而具體。公羊傳作者公羊壽,今文經,解經,辯而裁。穀梁傳作者穀梁赤,今文經,
義例,清而婉。
)

風騷國風(詩經)、離騷。

戰國 楚辭屈原為楚辭之祖,辭賦之祖,南方文學的代表,四庫全書列為集部之首。 、莊子 、孟子亞聖墨子"兼愛"是墨家學派的主要思想觀點。其它非攻、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來的。韓非子集法家之大成,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李斯與韓非師承荀子,駢文初祖,漢賦先驅,
諫逐客書為秦代奏疏之代表作,為文瑰麗排比,氣勢奔放。
(秦) 、荀子、屈原 、呂氏春秋秦相呂不韋集門客所作,雜家,
內容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
縱橫家蘇秦、張儀、鬼谷子戰國策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西漢劉向定名。記述戰國時代謀臣策士游說各國
或互相辯論時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鬥爭策略﹐反映當時各諸侯國、各階級
、階層之間尖銳複雜的矛盾和鬥爭

六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金聖歎))

三本說話經典(左傳、戰國策、世說新語)
漢(導源於詩,興於楚辭) 史記作者司馬遷,太史公記,通史之祖、紀傳體之祖,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共130卷。五經五經之名始於漢,分為詩、書、禮、易、春秋。漢書斷代史之祖,作者班固(班昭、馬續補作),分為本紀、列傳、表、志,共100卷。說文解字作者許慎,現存最早之字典,我國最早講字形結構(小篆)之字書。今文經漢儒口述,用隸書寫成。 、詩經傳、戰國策注、呂氏春秋注 、

樂府詩就是曲子詞,漢武帝時設立,多長短句,可入樂,多述事,可換韻,不重平仄。古體詩可換韻,不拘平仄,不限句數,不求對仗,產生於兩漢,發展於魏晉。

十三經(易經、書經、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氏傳、公羊傳、榖梁傳 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范曄)、三國志(以魏為正統))

三國 曹操《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曹丕著有燕歌行(七言詩正式形成)、典論論文,強調文章的價值,始予文學以獨立的生命。
我國文學批評之祖(專篇),建安七子之稱始見於此。為詩婉約悱惻,一變乃父豪邁沉雄之風。
曹植謝靈運譽為「才高八斗」,有七步成詩之才。諸葛亮臥龍先生,自比管仲、樂毅。所著出師表為抒情文傑作,
昔人謂:「讀出師表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忠。
建安七子徐幹、陳琳、應瑒、劉楨、王粲(文心雕龍譽為七子之冠)、阮瑀、孔融。
 
魏晉南北朝 世說新語南朝宋,劉義慶招集門下食客共同撰寫而成,開後世說部之先河,係東漢以後品評人物,好尚清談風氣下的產物。昭明文選蕭統編著,我國最早詩文總集。 、論語集解 、水經注酈道元著,楊守敬為水經注疏,全祖望七校水經注。後世言寫景之文,必以水經注為宗。 、史記集解 、陶潛靖節、五柳、羲皇上人。蘇軾謂陶淵明詩「質而實綺,瞿而實腴」。
鍾嶸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謝靈運開創山水詩派。李密著陳情表,抒情文傑作,師事譙周,門人比之子游、子夏。
讀陳情表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孝。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王戎、阮咸、向秀。文心雕龍作者劉勰,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學批評專書(用駢文寫成)。詩品鍾嶸著,為我國詩評(評五言古詩,分上中下三品)最古之專著。
 
初唐(詩) 杜光庭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與李華為古文運動之先驅(比韓、柳要早)。杜審言杜甫的祖父,完成七言律詩之格律。

唐宋八大家茅坤˙文鈔,唐宋八大家之名始此。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王安石、三蘇

詞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四書(朱熹所取,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

新樂府運動(白居易、元稹為提倡者)

宋之問、沈佺期(完成五言律詩之格律)

資治通鑑編年體通史,起於戰國,迄於五代,其意在接續左氏傳。
宋 神宗時,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故命名為「資治通鑑」。

著名的家訓顏之推(顏氏家訓)、
鄭板橋(鄭板橋家書)、
司馬光(傳家集)、
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哀祭文三絕(韓愈)祭十二郎文、(歐陽修)瀧岡阡表、(袁枚)祭妹文。

婉約派(宋詞)歐陽修、李清照、柳永、周邦彥、秦觀(正統)。

豪放派(宋詞)蘇軾、辛棄疾、陸游 (變調)。

描寫音樂較成功的文章琵琶行(白居易)、
秋聲賦(歐陽修)、
赤壁賦(蘇軾)、
明湖居聽書(劉鶚)。

盛唐 李白青蓮居士,詩仙、詩俠,其詩飄灑奔放,俊逸清新,屬浪漫派,
賀知章見其文歎曰:「子謫仙人也。」,韓愈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杜甫老杜,詩聖、詩史,其詩反映社會,表現人生,真摯深刻,錘鍊功深,屬社會派,集古今詩學之大成。王維詩佛,詩格高妙,皆臻上乘後期山水田園詩,意趣淡遠閒靜,
屬自然派,蘇東坡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畫魏徵譽為古今第一。
孟浩然風格清遠,頗有陶風,屬自然派。唯懷才不遇,時露傷懷之情。邊塞派詠沙塞風光及征戰之事。高適、岑參、王昌齡(詩天子)、王之渙。
中唐 韓愈字退之,昌黎伯(宋神宗時追封),唐宋八大之首,文風雄渾精煉,屬奇險派,
著有昌黎先生集、祭十二郎文(抒情文,為祭文之創格),讀祭十二郎文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慈。
蘇軾謂曰「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曾國藩謂:古文雄奇昌黎第一。
、劉禹錫(詩豪) 、白居易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詩近於白話,早年以詩歌改革政治思,晚年好佛,
屬社會派,著有琵琶行(描寫音樂)。蘇軾評元稹、白居易之詩「元輕白俗」,
唐宣宗 云「童子解吟長恨歌,胡兒能唱琵琶曲」。
、元稹(社會派) 、柳宗元字子厚,柳河東,其山水遊記脫胎於酈道元水經注,為後世遊
記的楷模,與韓愈皆為唐代文學與古文運動之主將
屬自然派。韓愈稱其文章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司馬遷)。
晚唐 李商隱唯美派,自定其所為駢文曰樊南四六甲乙集,四六之名乃告確立。杜牧人稱小杜,詩風清麗俊爽,屬唯美派,所作阿房宮賦,駢散並用,歷來膾炙人口。李煜詞中之聖、詞中之帝。宮中所作,備極華艷溫馨;國亡後,
感慨既深,詞作哀怨淒絕,所謂以血書者也,為古今第一詞人。
(五代十國)
北宋(詞) 司馬光涑水先生,溫國公,著有資治通鑑。其文如羽翼名教,端正世風。范仲淹「天下第一流人物」,西夏人曰「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數萬甲兵」,羌人呼為「龍圖老子」。歐陽修六一居士,師承范仲淹,為文以明道致用為主,屬婉約派,著有秋聲賦、
新唐書、新五代史、瀧岡阡表(哀祭文)、集古錄(金石學之祖)。
為北宋文壇的領袖,詩文革新運動的主將。
陳師道稱其善敘事,不甩故事陳言,而文益高,
蘇軾敘其文曰「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吳楚材評:「醉翁亭記,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創調也」。
張載師承范仲淹,自創關學派(理學)。曾鞏南豐先生,師承歐陽修。周敦頤濂溪先生,宋明理學之祖,門生有程顥、程頤。程顥自創洛學派(理學)。 、程頤 、蘇洵號老泉,著有嘉祐集,為「贈序」稱「引」或「說」之始(蘇洵之考名序,故蘇氏諱序)。
其文古勁簡直。歐陽修得蘇洵所著權書、衡論等二十二篇,以為賈誼、劉向不能過。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師承歐陽修,著有赤壁賦、東坡全集,文風汪洋宏肆。評孟郊、賈島之詩「郊寒島瘦」。蘇轍字子由,號穎濱遺老,文風汪洋澹泊,著有欒城集。
蘇軾云「子由之文,詞理精確,有不及吾;而體氣高妙,吾所不及。」。
、周邦彥、黃庭堅 、王安石荊國公。文學孟子、韓愈,詩學杜甫。
南宋 朱熹紫陽、考亭先生,集宋代經學、理學之大成。閩學派(理學),
重於學、重實踐。作詩集傳,乃廢詩序,多有新義,為明清以降的勺通行本。
陸九淵象山先生,江西學派(理學),尊德性、重於思、重領悟。辛棄疾稼軒先生,詞中之龍,詞境雄奇壯大,善於運用比興、誇張、
想像、典故等手法。南宋文學雙璧(陸游、辛棄疾)。
陸游有南宋第一詩人之譽,有愛國詩人之稱。李清照易安居士,古今第一女詞家,閨秀第一詞人。文天祥信國公,服膺程、朱(二程、朱熹)之學。
元(曲) 關漢卿為元劇之開山大師。王國維評關漢卿雜劇:「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為元人第一」,為元曲本色。(竇娥冤) 、馬致遠所著漢宮秋被推為元劇冠軍。散曲:沈鬱蒼涼,境界至高
雜劇:多脫離現實,而寫神仙道士,以寄其失意與冥想
(漢宮秋) 、白樸師承元好問。(梧桐雨) 、王實甫(西廂記)、鄭光祖(倩女離魂) 、張可久所作皆為散曲,清麗典雅,華而不豔,有曲壇宗匠之譽。 、喬吉 、三國演義元、羅貫中著。我國最通行的章回小說(淺近文言),
共120回(毛宗岡增刪),李漁譽為天下第一才子書。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元劇五大家關漢卿、馬致遠、
白樸、王實甫、鄭光祖。

元散曲雙璧張可久、喬吉。

散曲派別
前期質樸 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為代表
後期典麗 張可久、喬吉為代表
西遊記明、吳承恩。宋濂潛溪先生,著元史、宋文憲公全集。明太祖譽宋濂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推之為「當今文章第一」。方孝孺正學先生,師承宋濂,著有遜志齋集。王守仁陽明先生,自創陽明學派(姚江學派)。
直承宋、陸九淵「心即理」的觀念,提出「致良知」與「知行合一」學說。
歸有光震川先生,深受清代方苞、姚鼐(謂有光直接唐宋八大家之後)、曾國藩等人的推崇。 、史可法

小說界四大奇書:
水滸傳元、施耐庵,俠義小說,我國通行最早的白話章回小說(盜) 、三國演義元、羅貫中。我國最通行的章回小說,
李漁譽為天下第一才子書
(奸) 、西遊記明、吳承恩。神怪小說。(邪) 、金瓶梅明、笑笑生
。寫西門慶從發跡
到淫亂而死的過程。
(淫)

明朝五大傳奇荊(荊釵記)、劉(白兔記)、
拜(月亭)、殺(殺狗記)、琵琶記。

清初三大師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浮生六記 、紅樓夢清、曹雪芹撰,八十回以後高鶚補成,計120回。乾隆間80回抄本流傳。
是我國通行小說少數出於原創,而且 成就非凡的作品
。躋身世界文學之林,中外學者紛紛研究,形成所謂「 紅學」
儒林外史清、吳敬梓,諷剌小說。 、板橋全集 、老殘遊記清、劉鶚,諷剌小說。顧炎武亭林先生,清代樸學之導師。 、黃宗羲、王夫之 、全祖望謝山先生,服膺黃宗羲,致力於史傳,七校水經注。聊齋志異蒲松齡著,聊齋先生,柳泉居士。袁枚隨園先生,著有祭妹文。 、洪亮吉 、桐城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

梁啟超清末民初,別號飲冰室主人,著有飲冰室合集,師承康有為。融合俗語、駢語、韻語及外國語法,自成一格,號為新民叢報體。 、背影(朱志清) 、徐志摩創設新月社,著有徐志摩全集,語體詩文為一代宗匠。
具備中國古典文學的素養,兼融西洋文學的長處。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九流十家:儒、道、墨、法、名、陰陽、縱橫、雜、農、小說

古、今文經比較:

古文

於孔壁發現

用秦前文字寫成

如:易經、周禮、毛詩、左傳

今文

漢儒口述

用隸書寫成

如:尚書、儀禮、公羊、穀梁


六書:
文字造字方法

象形字是描畫具體的事物的形狀,象形是漢字構造的基礎。

如: 取自人體:人、女、首、目、自(鼻的初文)耳、口、止(趾的初文)等。

指事字是用符號表示抽象的事物,這是指事和象形的分野。

如:「 本」和「末 」,是在象形字木的下根部加一點和在上梢部加一點,以說明它們所要表示的「本」「末」兩個概念。

形聲者,象形字加上聲符所組成。

如 :「淺」字,「水」是形符,「戔」是聲符,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淺」字的結構是「從言已聲」, 「落」是「從艸洛聲」。左形右聲,如:伴、鰻…。

會意是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象形字組合,湊出一個新的意義。

如 :「人言為信」,就是說人說的話應是可信的。 又「人」 靠在樹「木」 休息,就造成「休」字。 這種構字法能彌補象形指事的很大不足。

文字運用方法

假借,就是借用相同聲音的已造文字,來代替在語言用法上已經存在,實際上卻並未造字出來的字。

如「令」本義是「發號」,「長」本義是「久遠」,於是藉其發號久遠之義,而借來作「縣令」、「縣長」之用。

轉注,是說字的聲韻屬於同一語基的,或意義相同的不同文字之間,可以互通。

如「考」與「老」,雖是不同的字,但發音則為疊韻;而它們的意義亦相近,可以互注換用,這就稱之為「轉注」


修辭法:
轉化(擬人) 把景、物比擬成人的動作或感情 (春乘著風來,帶來滿室的春意) 
用實的東西代替虛的事物 (你的思念纏住我的心)
譬喻 用是、像、似、彷彿這類詞來接要喻的東西 (那明湖已經澄靜的似鏡子)
映襯(反襯) 一個句子中有性質相反的東西(敗草裡的鮮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引用 列舉古人或現代偉人的話 (孔子曰:「子不語 怪、力、亂、神」)
誇飾 誇大事實 (真實智慧的虛懷若谷) *這裡也有譬喻
類疊 同類格式的句子反覆出現 (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
對偶

同樣詞性的對同樣詞性的 (秋山紅葉,老圃黃花*此為句中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此為隔句隊)

借代 文言中特別名詞 (干戈---戰爭;祝融---火災;布衣---平民;菽栗---米飯 )
頂真 上句最後一詞與下句第一詞相同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名堂)
回文 上下兩句詞序相反的修辭技巧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Copyright © 2010 hotsauce1111.